感悟的随笔
感悟的随笔1生活是酸甜苦辣色色俱全的。你不可能永远活在快乐里,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就算困难,也要笑着面对。要知道,牙齿是喜欢晒太阳的!
人生
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偶尔晕下船也是正常反应。此话说得好:“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平静的生活固然好,但若是你的人生都是顺境,我想,得不到磨练的人,必然不会有大的作为。
幸福
幸福就是珍惜眼前,而不是做白日梦。你想幸福就不要抱怨太多,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别人的幸福!
好好珍惜现在,认认真真、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感悟的随笔2匆匆的又是一季。日头正中,不暖,秋风稍大,不寒。我站在常来的这块田边地头,站在这块泥巴和着稻草的沟堑子上,心底里无端地涌起一股落寞。
脚下这一大块刚收完的稻谷地,还有些积水和泥泞。割断后的稻茬子一簇簇的立在深褐色的泥土上,整齐划一,像一把把匕首。赤脚或单薄的鞋子走在这田里是要十足小心的,否则一不留神就会戳破脚丫子,甚者鞋底都能刺穿。因为我被戳破过,所以知道那感觉。
小时候,这样的稻田地随处可见,一垄垄,一片片。每到春末夏初的农忙时节,父辈、哥姐们在田里忙着插秧,我们这些孩子则负责烧火,去田间给他们送饭。往地头看去,他们都清一色的挽着裤腿,带着草帽,佝偻着身子,把一颗颗秧苗插入黄泥水中。远远的,分不清哪个是他爸,哪个是你爹,哪个是你家姐姐, 哪个是他家哥哥。这时吼一嗓子最好用,“爸——,地头来吃饭啦——”!自家娃的声音,自己最懂。他们寻着声音上岸,一个个裸露的腿被水泡得惨白,或稀或密的腿毛显得更黑更扎眼。或许是半日劳作确实饿了,或许直立身子更好地缓解了劳累,他们大口嚼着煎饼,大口地喝着水,此时,他们吃的不是粗茶淡饭,仿佛吃了大鱼大肉,享受着人间美味。
感觉要鼠年马月才能干完的活,好像不几天,也干完了。
没两个月,稻儿修穗,满田野的稻花香清清淡淡地飘着。
中秋一过,稻田没了翠绿,剩下遍野金黄。那时候,没有机械的年代,只要一把把镰刀,及一个个不停劳作的人,把稻子一棵棵割下来,一捆捆扛出去,最后再一粒粒摔下来。那辛苦,《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那一年,我上小学,我爸让我跟他下地割稻子。我学着老爸的样子,右手握刀,左手扶稻杆,使劲把这把稻杆拦腰截断。成功了!于是, 一下、两下,一把、两把…… 哎呀,这块地怎么这么长啊,长得像通到天边的小路。镰刀好重,刀柄比我手还粗,磨得我手疼,起了血泡。稻叶子不时地扎着自己的脸、手和身上任何一处裸露的地方。腰也直不起来了,直起来会疼。蹲下来,猛一起身,脚却被刚割下的稻茬子扎了一下,钻心疼!我气不过,镰刀一丢:
“爸,我脚破了!”爸过来,抠了一小块泥巴敷我伤口上,用稻叶子系上!
“爸,我累了!我不想割稻子!”
“不好好上学,只能干活!”
“我就不干!”
“那你想干啥?”
“上学!”……
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次把我累怕了,从那以后我学习确实认真了不少,爸虽然不表现出来,我能感觉到他的欣慰,他再没让我干什么重活。我姐和我哥常说我是最偷懒,最讨巧的一个。
日子,太匆匆了!后来,我上大学了,出来了,在学校和家之间穿梭;毕业了,工作了,又在新家和老家之间奔波。一天一天,一吸一呼,匆匆地,不知忙了什么。
我们在匆匆地追赶着什么,又匆匆地失去很多、错过很多。常常还未来得及细赏春天的花,秋天的叶就黄了;还未来得及多看几眼襁褓中的婴儿,他们已经背起书包消失在校门口;还未来得及去懂父母,他们就老了,没了。
匆匆,太匆匆了……
感悟的随笔3三月的春风清新柔和,迎着面颊拂过,阳光在空气中挥洒流动,将慵懒的身躯伸展躺在草坪上,身心完全融入自然;温热的气流勾起了我的困倦,微微眯起双眼,放空自己,像灵魂出窍,飘飘渺渺,游走于辽阔的苍穹,似骏马在无垠的科尔沁草原自由的驰骋。人在此时感受到的是真正的自由、愉悦与安适。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这种闲适,人的一生又有多少时日可以过这般安详的生活;需要提出的是: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够。生活把我们逼上了匆忙的道路,为了生存,我们得兢兢业业的劳动;为了被认可,我们得屈从世俗;为了名利,我们无法掌控自我。权、名、利三座丰碑使我们仰着脖子奔跑,到达顶峰后,又让我们俯视别人痛苦,最后才明白迷失的是自己。
睁开双眼,蔚蓝的天空中浮着一个漂亮的风筝,是个蝴蝶风筝,双翅借助风力使整个风筝一直上升,慢慢地我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点;同伴的嬉闹吸引了放风筝女孩的注意力,手松了,风筝失去了牵引力,在空中摇摆了一会,最终静静的躺在草地上。我不就是那个风筝吗?高考就是牵引着我的那根线,总觉受到束缚,可毕竟还在空中,可一旦束缚消失,却无所适从。人生决不能盲从,要时刻思考生活的意义,明确追求的目标,才能自由的飞翔。
在这不经意的遐想中,时光匆匆的溜走了,透过梧桐叶的间隙,看到夕阳落下的轨迹。生活总是给人意外,我们会因为不知为何忙碌而感到困惑,也会在思考中惋惜时光的流逝。然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们呢?人生本来就是个疑惑与理解交织在一起的一对矛盾,随着阅历的增加,经验让我们参透人生,可看透人生后,又会产生新的疑惑,失去面对这个社会的勇气。诗人海子就是这样的人,他有个平凡而幸福的梦,从明天起开始喂马、劈材不久后他选择了卧轨自杀。我想,在他明白生活的意义并决计要好好生活时,他也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明天是海子的下辈子。
天渐渐的黑去,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要休憩了,一切都显得空荡荡地,空荡荡地可怕。仿佛想做了一场梦,在梦中看到很多渴求的东西,拼命地去抓取,抓住的是一个个空落落,梦醒了,一个人在黑暗中,孤独一点点地将我包围,不知为哪里走。一个熟悉的声音轻轻唤了我一声,如同一个流落到荒岛的人看到了驶近的轮船,我兴奋不已,冲出孤寂,划破黑暗,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
感悟的随笔4锋,总是最锐利的部分。
锋,是玫瑰花上的那一根根刺,是太阳射出的光芒,是绵里的那颗针,是火柴上的焰,是地面上的那块坚冰,锋是大象的那对象牙,是蛇的毒信,是公牛的那对角,锋是风的哪一声疾呼,是电的那一丝闪亮,是雷的那一片巨响。
锋,是最裸露的,也是最惹眼的,是最炫目的,也是叫人最难忘的,是最坚固的,也是最伤人的。
刀有锋,剑有锋。刀锋、剑锋过处,必定留下鲜血或残缺。
笔有锋。字在笔锋下,显出筋骨,透出笔力。
文章有锋。文锋所指处,会体现一种观点、思想或信仰。
人亦有锋。一个人的语言、学识、能力等便铸成了这个人的锋。
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刀剑若无锋, ……此处隐藏6403个字……狠地反击,但是通常他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反应。他的攻击性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上课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捏别人;排队时,他会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画画时,他会冷不丁地往小伙伴脸上、衣服上或者画纸上画一条线;兴奋时,他会突然抓小伙伴一把……问他为什么老这样干坏事,他说是小手不听话,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他说下次不敢了。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想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
荣涛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当他带来自制玩具时,我就专门请他介绍、演示玩法并指导同伴玩;当他把移动黑板的轮子安装好时、当他把小朋友的文具盒修好时,我便夸他手巧,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当他从家中带来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立即把它装饰在教室里。通过种种办法,使他逐渐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一次早操活动时,一开始他比往常都做的认真也不攻击旁边的小伙伴,我便夸奖他做得真帅气,像个小解放军,呼吁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学习,整个早操下来他都无比的认真,就连最后放松环节按着先后一个跟着一个离开操场他都可以一改往常的插队行为。一个学期过去了,他不仅渐渐地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和小朋友拿送各种游戏教具、摆放桌椅、主动帮助阿姨擦桌子,渐渐地,他从一个人人害怕人人讨厌的“攻击王”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由此可见,老师通过种种办法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让他在孩子们中间拥有一定的威信、让大家真正地亲近他、接纳他。
“问题孩子”之国琳,他是班上的淘气鬼,也是全园闻名的“皮大王”,手脚一刻不闲,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课时,特别爱做小动作,一会儿翘翘椅子,一会儿又惹惹小朋友;活动时,更是横冲直撞,豪无约束。一天之内,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推我” ,“老师,他尿尿尿到我裤子上了” ,“老师、我的画被他弄花了”“老师,他把我的鞋子藏起来了”……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宁。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国琳的爸爸在乡政府上班,妈妈经营一家洗车店,父母都比较少时间管孩子,偶尔回来也是用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孩子因此比较缺少管教,逐渐使他养成了“没有人能管我、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星期一下午吃点心时国琳又管不住自己,用喝剩的豆浆将旁边的小女生洒得满头满脸。被洒的小女生委屈得大声哭泣,他却瞧着自己的“杰作”,乐得大笑。我又气又恼,顿时训他一顿,然而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耐心地说服教育:“豆浆是营养品,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厨房阿姨辛苦磨出来的,能浪费吗?小朋友之间应该相亲相爱……”他低下头,轻声说“老师,我错了,我改正。”,我窃喜这一次终于收到成效。傍晚户外活动时,国琳站在台阶上挥动着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他说:“你做的真好,真象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大家一起玩这个游戏。”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我鼓励他说:“我们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慢慢地他比较有规则意识了,而且对小朋友也比较友好了,他和班上不少孩子都成了好朋友了,为此他高兴地和爸妈分享自己的进步。
通过用心感受、耐心倾听“问题孩子”背后的原因,我创设“小老师”“小帮手”“小交警”等机会,逐步增强荣涛和国琳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在活动中,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积极发挥他的长处、肯定他的优点,使国琳成为小伙伴都喜爱的好朋友、好榜样;耐心倾听,用心帮助,通过家长交流、取得家园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最终一起帮助孩子们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只要我们做个有心的教育人,相信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会变成深受大家喜欢的“好孩子”。
《指南》的精神告诉我,在教育过程中做个有心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其自身的优点、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和等待每个孩子,特别是对那些大家眼中的“问题孩子”,我们应该耐心倾听,用心帮助,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感悟的随笔14多少次,我们因不够努力而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却没有过多的自责和愧疚;多少次,别人因一些事情没达到我们要求而承受我们无休止的,蛮横的指责。
我们习惯了不公平的对待别人和自己。习惯了怜惜自己的孤独,忽视别人的无奈。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把自己感受看得过分重要,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被暂时的情绪牵制反省的头脑。
我们都是情绪化的动物。不够成熟是我们一直的状态。
感悟的随笔15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日记:对朋友的感悟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哭,也没有用了!他(她)们不会在乎你了!昔日美好的时光,对他(她)们不知是否还有印象?如今的我,在街上闲溜时,见到小学同学,总觉得似曾相识,却怎么也想不起名字,难道是因为小学不太交往吗?或许吧!别人提起他人的名字,自己听的熟悉,就努力去想他的样子,却。。。
这种感觉让自己很失落,原来和现在,显然有很大的差距,我也不例外,我变了,变成一个人人讨厌的小琪。呵呵,"朋友"这个词,我挖掘的很深,找到了它的根,却还不知足,偏要连根拔起,去探索地下的奥秘,我的执着给我的朋友带来了伤害,这种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当我知道自己犯下“滔天大罪”时,我恨自己,我无法原谅自己,于是,我默默地为他(她)们付出,暗地偷偷的流泪,我的痛不敢说,我不敢去和他(她)们争,因为我怕,我怕朋友会疏远我。现在的我,会为朋友不理而生气,会为朋友的一句玩笑话而去责骂,会为朋友的眼神而往坏处想,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实际上,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会努力改正。记得有一次,风和日丽,我玩的正开心,无意间,一位朋友不小心说了我几句,霎时,天昏地暗,我反驳了她,一场友谊之战开始了。。。之后,我和她闹僵了,我哭了,我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为什么会为这件小事而斤斤计较啊?小琪,振作起来,你要学会宽容,忍耐,豁达!你要让你的朋友看到一个全新的你!加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