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随笔

时间:2025-03-31 11:29:00
教师教学随笔通用15篇

教师教学随笔通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教学随笔1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虽然课堂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自觉性弱。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简单的记忆去作画,效果不好。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

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上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专职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

教师教学随笔2

xx是我们草莓三班个头最高大的男孩,同时也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呢。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小动作,还总是不经意间去干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常向老师告状。记得有一次,他在音乐活动中和别的小朋友很开心的跳着舞,跳着跳着就把前面的小朋友碰了一下,倒在别的小朋友身上,一下摔了两个,摔倒的孩子嚎啕大哭起来。xx这样的行为问题让我们也头疼,老师也多次对他进行沟通和教育,但都没有好的效果。

xx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视、关爱,每天接送孩子时妈妈会主动问起宝贝在幼儿园的情况,讨论孩子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妈妈告诉老师,孩子在家也比较好动,坐不住。他喜欢和两个哥哥们一起玩耍,玩得开心时就会手舞足蹈打到人。因为和哥哥在一起玩,哥哥也是小孩子,在正确的行为交往上也缺乏认识,而xx小朋友也没有正确的行为规范意识,所以导致他在幼儿园就会发生类似的小插曲。但是幼儿园属于是孩子的集体乐园,孩子们集体生活在一起,必须有一个较好的常规意识。

针对xx小朋友出现的问题,我也想了好多办法。

首先要注意多给予他关爱与支持,还有包容。孩子是弱小的,须依附成人,成人对他们的热爱和关怀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爱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尽管有时他会影响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但老师并没有因他的“添乱”就歧视他,而是给予他更多的机会,使他逐步进行自制力的培养。

有一次孩子们进行区域的活动后,需要整理收拾区域内的玩具,xx却把玩具扔在地上,不进行归位放好。为了使他能够记得归类,我就邀请一位小朋友与他一起拣,并督促把玩具整理好,整理好后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有意识的知道进行活动后,玩具都要归类摆放,摆放好了还会得到老师的贴纸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约束和引导,他有了很大的改善,也能够主动整理玩具,知道自己操作后的玩具要自己收拾,有了一个良好的区域操作常规意识了。

他和小朋友的相处方面,老师也在时刻注意。每次活动时他有时会不经意就碰到了别的小朋友。因为力气大,别的孩子都以为是xx在打人,搬着小椅子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xx觉得有些委屈,这时老师告诉xx说:因为你很强壮,你的力气比较大,轻轻的碰到别的小朋友,小朋友都会感觉疼。如果以后你每次多注意点,这样小朋友还是会喜欢你的。

其次,当幼儿发生过错时,我们不能急于批评孩子。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选择适应的教育方法,抓住有利的时机,使孩子真正地受到启发和教育。而这样的机会正好告诉xx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别的小朋友造成的不良影响,让他来认识自己平时的行为,以及看清自己在同伴眼中的形象,这样可能对幼儿触动会更大,更具有教育意义。自从他经历了这件事情,亲身体会到平时对同伴不友好带来的后果,而促使他主动进行自我调整,学习与同伴进行友好相处,现在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时都能相安无事,并且和其他的孩子也相处地很友好。

孩子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就往往能获得一份欣喜,老师多关注他的心理动向,及时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以适宜的教育方法来教育他,就能避免侵犯行为的发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一旦有略微的进步,就及时地激励他,使其树立起信心而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通过家长和我们多方面的引导与教育,xx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已习惯集体生活,听老师口号有秩序的排队;能独立初步完成绘画作品;活动时也没有小朋友告状了而且和小朋友一起玩相处很愉快。

有句话曾说,孩子是我们的缩影,你给他的是什么教育,他就会给你什么的表现。我们的爱心教育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会把我们的爱心教育延续下来,让每一个孩子充满爱的感恩的情怀。

教师教学随笔3

作为一线教师,都想创建自己的高效课堂,那么又怎样能达到真正的高效呢?通常的理解就是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很轻松掌握了这一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孩子和老师心情都是轻松愉悦的,老师没有太多的遗憾,学生意犹未尽,孩子由不喜欢到喜欢。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然而,要构建有效教学并不能只有一两个方面做到就能够达到,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努力。

1.采取教学方法新颖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教学形式的格式化,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具有新意和亮点,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多姿多彩, ……此处隐藏10325个字……兴趣、重视课后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

要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轻松学习数学,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心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师要努

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自主的?探索型?、?发现型?的自愿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问题,以完全平等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控、自信的品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尝试的素养。以往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时,是教师出题来巩固练习,学生照?模式?套用。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师生之间?互问互检?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出题目,互相检查对新知识理解,互相针对课本主要内容改编或创编一些新题目,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尝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但要在教学中加强引领,还应在学生的课后中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数学教育观,要站在培养学生高素质的角度,从如何使学生学好数学,轻松学习数学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等个性品格得到锤炼和升华。

教师教学随笔15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体育作为全民素质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生活离不开体育锻炼,而良好的体格又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近几年,幼儿园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有些幼儿园甚至高薪聘请男教师到园担任体育教师,可见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在幼儿园积极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不仅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还对幼儿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关键的作用。

一、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抗挫的精神

儿童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产生消极反应,这时就要求教师主动上前鼓励幼儿,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教育孩子在活动中要勇敢尝试、克服困难。

(一)教育幼儿不要惧怕困难

儿童在活动中一遇到困难,往往会出现胆怯心理。他们在困难面前甚至会说“我不敢”“我怕”,这是幼儿惧怕困难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身先士卒,轻松愉快地演示给他看,或者请个别能干的幼儿进行演示,让他逐步克服对困难的恐惧心理。

(二)教育幼儿要敢于面对困难

儿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能勇于面对,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会对某些项目感到害怕。如在“平衡木走”活动中,面对又窄又长的平衡木,幼儿会有恐惧心理,不敢面对,甚至执拗不肯走过去。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除了要改进教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幼儿,对其进行耐心诱导:“没关系,老师拉着你的手轻轻走过去好吗?”这样就会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三)让幼儿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在活动中,幼儿害怕、恐惧等心理往往会养成儿童的惰性。如上面所举的“平衡木走”一例,幼儿因害怕单独在又窄又长的平衡木上走,就绕着走,或者干脆不走,这时教师不必强求他过去,而是鼓励他可以慢慢地爬过去,然后轻扶他的手慢慢走过去,最后陪着他,由他自己慢慢走过去。这样,当幼儿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后,他们就会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之情,从而有信心、有毅力去战胜以后遇到的其他困难。

二、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

身体健康与愉快的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我们要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良好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能使人的精神状态处于较佳水平,注意力集中、记忆清晰、想象丰富、思维灵活。因此,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身心发育不可缺少的心理 条件。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平时多与幼儿进行交流,经常邀请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让他们在活动中多体会到快乐,从而使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们班有个插班生——多多,其性格很孤僻,不喜欢与人讲话,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得不很积极主动,总有一种很不情愿的感觉。尤其在体育活动中,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加之胆小,有时干脆就哭着不愿去参加。体育教师对她也伤透了脑筋。作为班主任,我思考再三,平时只要有空就找她说说话,和她一起做游戏。渐渐地,多多肯讲话了。在体育活动中,我常请她出来做游戏,多鼓励、表扬她。记得有一次玩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时,我想请一名幼儿做“老鹰”,惊喜地发现多多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而且脸上充满了自信和喜悦之情。

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及时克服缺点。

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诚实可信的品格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句话从我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常挂在嘴边。在各项活动中,我都十分注重对幼儿诚实守信品德的培养。当然,体育活动也不例外。

体育活动的内容很丰富,与智、德、美又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在课堂上,我们通过生动的故事,教育幼儿要诚实勇敢。在体育活动中也是如此。这正是我们幼儿园提出的新要求,即“要求体育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我们通过游戏竞赛,以生动活泼的体育游戏让幼儿从中获取知识涵养。讲述故事《撒谎的孩子》时,我让幼儿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体育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活动再一次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

许多家长也向我反映,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不仅身体方面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人也变得活泼、健谈起来。这也许是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益处的体现吧。

四、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课上,我们有这样一个口令:“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听着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高声喊口令,望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充满着自豪感,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对于“爱祖国,爱家园”的口号,也许在幼儿稚嫩的心里还不能深刻地去理解它的内涵,但他们已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好好锻炼身体,长大了要保卫祖国。

要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首先应从对幼儿的集体主义教育出发。我们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观念,而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尤为突出。我们每年都开展小小运动会,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幼儿运动会,有时是家长、幼儿运动会,有时是幼儿、教师运动会。此外还有全园会操、各种球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既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又增加锻炼的多样性、趣味性、游戏性,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集体荣誉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

由于我们认识到开展体育活动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做好保护幼儿健康与积极锻炼幼儿身体两方面的工作,使其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从而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教师教学随笔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