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随笔

时间:2025-03-31 11:28:45
【荐】幼儿园教育随笔

【荐】幼儿园教育随笔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育随笔1

针对不同教学活动结尾的教学攻略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教师们拿到的是教材内容变为教学过程,变为幼儿的学习过程,需要对教材的再加工和创造,需要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材时,要能读出教材内容的内涵、背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实施中得心应手。不同教学活动结尾的教学攻略有以下几点:

一、阅读活动

1、曳然而止式结尾

阅读活动中孩子情感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多,每个阅读活动到最后都会是一个情感的高潮期,我们可以选择在孩子情感体验达到高潮时曳然而止,让孩子们的思绪随着故事情节自由畅想,老师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用语言来进行归纳梳理,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最好的总结和提升了。

2、集体欣赏式结尾。

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大多会配以轻柔抒情的音乐,和美妙的幻灯。在活动的结尾老师再一次完整的讲述整个故事,让孩子对故事有个连贯性的认识。在再一次的聆听中,孩子们也会对故事有更好的理解。

二、计算活动

1、互相检查式结尾。计算活动基本上都是比较理性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因此,活动结尾时老师不必对所有孩子进行一一检查,可以让先完成的孩子互相检查,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查的好习惯,大班幼儿也可为幼小衔接打好基础。

2、创设环境式结尾。计算活动中有些内容常常被我们用来作为区角内容,碰到此类活动,老师可以事先创设好环境,让幼儿在活动后,直接投放到区角中去,用这种方式作为活动的结尾,既体现了活动的时效性,也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三、音乐活动

1、集体展示式结尾。音乐活动是欢快地,所以在表演中结束活动应该是比较恰到好处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被一点一点的激发出来,到了活动最后,让孩子们的情绪各方面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个时候来一个集体的展示作为活动的结束,会让整个学习活动更显圆满。

2、媒体欣赏式结尾。有些音乐活动可分为几个教时,那么在前几个教时中老师可以采用媒体欣赏的方法作为活动的结尾,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也可以作为对下一个教时活动的预习,让幼儿保留学习的热情。

四、美术活动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将使一个美术活动得到美的升华,所以恰当地运用结尾,不但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也利于幼儿对整个美术活动的回味和思考,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1、欣赏展示式的结尾

教师事先根据活动的内容创设好美术作品的展示版面环境,例如:活动《自制邮票》,教师可设计一本大集邮册,让先完成邮票设计的孩子将自己的邮票插到大集邮册中,同伴间可以互相欣赏作品。一来不会让先画好的孩子无所事事,二来也可以鼓励其他孩子认真创作。有了这个欣赏的环节,教师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进行集体的讲评交流。

2、快乐游戏式结尾

游戏式的结尾在部分美术活动中也能被使用,例如在:美术活动《舞龙》中,先完成的一组孩子将各自的龙拼接起来做成一长条龙,几个孩子先尝试玩舞龙的游戏。紧接着一组组孩子跟上来,活动在游戏中快乐地结束,孩子们既完成了作品,也享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所带来的乐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3、精彩故事式结尾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些绘画技巧难度较小的活动结尾处使用,例如美术活动《金鱼》中,老师可以让先完成的孩子为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在集体分享时来讲给大家听,既能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在作画时就带着情景来画。老师也能够通过幼儿的故事,更好的了解每个幼儿的思想。

幼儿园教育随笔2

儿童的安全感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那么采取一些措施可以增加其安全感,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为儿童提供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心理环境,学前儿童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另一方面,要为儿童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

二.积极关注孩子

父母和教师要为 儿童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

三、鼓励儿童的探索行为

婴幼儿的认识内驱力特别强烈,表现为好奇好问,乐于探索,家长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的这种行为。

幼儿园教育随笔3

---快乐的一天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要求幼儿画一幅主题画《快乐的一天》表现自己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画之前作了一些提示:如和小伙伴拍球、玩耍等,资助景也要求能衬托心情。

不一会儿,小朋友陆陆续续呈现了作品,无一例外地人物脸上洋溢着笑容,背影也很丰富,有笑眯眯的太阳、白云、小花、蝴蝶等。看着他们日益丰富、漂亮的画面,我心里真像吃了蜜一样,对孩子们大大夸奖了一番。

这时,又一幅新的作品伸到我眼前,只见画中的阴雨绵绵,一看就让人心中不快,而画面中的人物呢则在“哇哇”大哭,这怎么是快乐的呢?皱着眉扭头一看,画的主人佳佳正扬起期待的目光等待我的评价。我毫不客气地说:“你在幼儿园天天哭吗?重画一幅。”佳佳听了,眼神瞬间暗了一下,却仍站在我身边不走。

我指导了几位幼儿后,转送正想再说佳佳几句,她却不甘心般慢慢开口了:“有一天下雨了,心蕾滑了一跤,我跑过去把她扶起来了,我帮助了别人,心里很高兴!”听完她的话,我愣住了,谁能说这不是快乐的一天呢?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远比游戏中得来的快乐有意义得多。

我平时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使作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可在评价作品时却仍然免不了整齐划一的俗。对孩子的画过份要标准化就推动意义。

幼儿园教育随笔4

开学有两个月了,孩子的常规还是不是很好,我分析下原因:孩子们都长大了,比较活泼好动,也有自己的主见了,什么事情都想着亲子尝试一下,有什么问题当然也要叽叽喳喳的一起探讨,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班级的常规停滞不前,在幼儿园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重中之重,所以咱们必须透彻的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让他们做的更好。

咱们两位老师要一步一步的认真的谨慎的来培养孩子的常规,只有做好了这个工作,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才有提高的可能,于是咱们两位老师又重新开始对我班的孩子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在一次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我要求孩子们要上课了,要用很神气的样子坐在位子上准备上课。可是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坐的很神气了,有的孩子还是在一起讲话,影响整体的课堂效果。这时候我马上表扬了坐 ……此处隐藏5076个字……常听到小朋友们这样的“小报告”,而对于赵国坤小朋友,我已不止一次地对他所犯的这类小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他当时也都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师,我不拿他的彩笔了。”、“老师,我不和她打架了。”……但不久他又会犯一些小错误。对这孩子屡犯屡教、屡教屡犯的行为,我真是伤透了脑筋。

静下心细细想来,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用得不恰当呢?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动作、行为往往比较冲动,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都不是有意犯错的。另外,我们在儿童心理学课上学过,幼儿的长时记忆尚处在发展中。如果我们所讲的道理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他就可能根本听不懂老师的话,记不住那么多的道理。再说,他也不一定能够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概念用到另外一个情境之中,所以才会出现“屡教屡犯”的现象。

后来我便换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方法,不再对他进行批评,而是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耐心地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合适了,应该怎样做才对,并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强化。

慢慢地,赵国坤小朋友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所犯错误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小朋友们都愿意跟他一起玩了。

有时候,老师的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励幼儿上进的动力呢!

珍惜孩子们的爱心

星期三下午大扫除,当我擦窗户最上面的玻璃时,由于太高,必须放上两张桌子再放上小椅子才能擦得到,我心里很害怕,消息翼翼地站在小椅子上,心里直发怵。

“老师,您小心点!”忽然一个孩子轻声地说,接着全班幼儿一起说:“老师,您小心点呀!”并有几个小朋友跑过来给我扶着下面的桌子:“老师,您不要怕,我们给您扶着。”我心里一阵激动,而且心里也一下子塌实多了。

这些孩子们,心灵多么纯真啊!我一定珍惜他们的感情,用十倍、百倍的爱心去呵护他们,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随笔13

现在的孩子因为受家庭的溺爱,常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央”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以为:“我想怎样就得怎样。”“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晨晨老是不让别的小朋友拉我的手,好像这是她晨晨的专利。就算别人已经拉好我的手了,她硬是要把别人的手扯掉,让她自己拉,这时她的脸上才会露出满足的笑颜。我还发现依依小朋友玩桌面游戏时游玩时,时常和大家闹得不高兴,不是哭就是到我身边来告状,我开始以为是别的小朋友欺侮她呢。问了和她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依依抢玩具,她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兰兰还说:“老师,我都说要告诉老师了,她仍是不给我玩。”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本来是她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违心和大家分享积木。

我让孩子们收好玩具,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晨晨和依依的这件事,把她们俩请到我的故事中,我应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乐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挤。还应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小朋友知道四周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单的时候,大家都乐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换,让他们主动地交流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利益。从那以后,晨晨和依依都不再霸道,学会了与别人分享。

现在,孩子们抢玩具、抢拉手等等的行为已经很少见了,小朋友能够晓得忍让,能够学会说“对不起!”也学会了大度地说“不要紧!”

老师不仅仅是传授常识,先生要做幼儿心理保健的有心人,捉住所有尽可能的机会,增进和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幼儿园教育随笔14

牵手

每当我带领孩子去休息室午睡时,小朋友们都争着和我牵手,开始,我还很耐心,一个个的说:“这次领你,下次领你……”。但有几次我不耐烦了,干吗非和我牵手,以后谁也不牵了!小朋友噘着嘴走开了。

过后一想:他们这是需要大人爱抚的表现,父母不都是牵着孩子的手吗?孩子争着和我牵手,这是亲近我,我怎么能用粗暴的态度去刺伤他们的心呢!这以后我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有时还要去抱抱他们。在游戏中,我也尽量满足他们的这种想亲近老师的要求,时间长了,孩子们和我的关系倍加融洽了。

孩子的故事

我最喜欢同凯凯讲话了,她总爱牵着我的手,给你讲奶奶家种着的石榴成熟了;讲昨晚上家里养的猫惹得他怎么也睡不着觉;讲他最喜欢看大门老爷爷种的花、养的鱼、鸟儿什么的;还有叔叔学习好,考上大学,会说外语等等。他的故事可真多,每天都有一个新故事,他的故事是春风拂面的感觉,虽不精彩和曲折,却是那么温馨和亲切。那是一个孩子感受生活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始故事。所以它来的自然,讲的自然,美得自然。

会飞的大炮

一天,孩子们都在区角活动时,泥工区里的岩岩小朋友拿着手中的小作品来到我身边自豪地说:“老师,你看,我捏了一架大炮,”。我低头看了看说:“挺像一架飞机。”他听了大声反驳道:“这是会飞的大炮。”我觉得这个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就引导他拿你这会飞的大炮飞给全班的小朋友看看好吗?他愉快的答应了。拿着手中的大炮一会儿忽高忽低飞翔,一会儿收起翅膀,降落到地面上。其他小朋友都停下手中的活动,个个看得出了神,蹦跳着拍手为他叫好。

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孩子思想的闪光点,采取热情鼓励的态度,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去发挥、去创造。

幼儿园教育随笔15

《论语》这本书的思想博大精深,在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认为学习《论语》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精华和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道理。

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好像真的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了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去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祖先,去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课就没有白上。

说到我的教学过程,上课我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加大读的力度,例如散读、齐读、领读、个人读、小组读。通过读的训练,同学们对课文就容易把握。为后面的讲解奠定基础。从读入手,这样也就更好地是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因为《论语》都是文言文,又是大思想家的理论,在学习上有难度,后来经过研讨,学生积极的解决疑难,还很顺利。《论语》渗透着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做人修身,对于学生来说此时正是需要这一教育的时候。

我认为本学期国学课我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对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荐】幼儿园教育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