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案设计

时间:2025-03-31 11:24:24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教案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想像古诗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3、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三)作业。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菊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菊花的名称?

2、请你用你喜欢的词语来形容菊花。

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朗读古诗。

2、说诗意

(1)、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一丛丛菊花围绕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完全被眼前的菊花吸引,专心致志绕着观赏以至于夕阳西下都不知道。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是在百花丛中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凋谢,就没有其它花可观赏了,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3、反复吟诵,体会诗情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菊花》

2、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画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风桥夜泊》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

1、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苏州是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4、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2、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画面。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2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非常喜欢古诗,也会背不少,不知大家是否熟悉这首诗。

(二)学习生字。

1、自学会认字。(大声读,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读出“没”的两个读音)

2、分组学习会写字。

(1)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如:编儿歌,画画,形象记忆等方法。

3、汇报分组学习情况,说说记住了哪几个字,是使用什么方法记忆的。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最难记。

5、针对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可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以下几个字。

舟:笔顺是

君:强调第二笔横,要写长些,右边要出头。

渔: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鱼”。

粒:左右结构,左边米字旁,“米”作偏旁时捺变成点,右边是“立”。可联系字义与生活实际记忆。

者:第四笔撇要写长些。

(三)指导书写。

1、学生看课后会写字表,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希望老师帮你写好哪个字。

3、通过重点指导“舟”的书写笔顺。请学生着重观察“皆”字的间架结构。

(四)巩固练习。

1、看音写词。

Heiabudanuzheilii

( )( )( )( )

2、建立“我的词语库”,给本课会认字组词。看看哪个同学组的词最多,就评为“组词能手”,老师发给小奖状。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3

【教学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此处隐藏18234个字……调和谐,音乐性强。请你用/给第三节诗标出节奏。

答: 。

〖素质升华

1、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词语写在括号内或把词语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⑴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

⑵ 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有了变化。( )

⑶ 葱茏: 。

⑷ 叹服: 。

2、仿照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灵之火却悄然潜行地下写一句话。

答: 。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15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练。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示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同学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同学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小朋友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协助同学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同学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知“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同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法、朗读感悟法。

【课前准备】

1、每个同学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资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

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同学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身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一、初读

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

让会读背的同学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

“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思路: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同学领读,充沛尊重了同学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二、细读

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同学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同学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同学可能有出的问题,如:

“樾、意欲”的含义等。

教师应在充沛引导同学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同学结合插图和自身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思路: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同学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同学心理需要,有利于同学的发展。

三、诵读

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同学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

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同学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思路: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同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理解感悟。

四、写字

自主写字,提高同学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同学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同学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

“木”字旁的写法等。

2、同学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一、回顾

引导同学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俺们是怎样学习的?

思路:激发同学,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二、自学

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协助同学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思路: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置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同学为主,引导同学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时积累,不时迁移。教师则根据同学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沛调动同学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汇报

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说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同学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

字音“柔”应为 róu 不是 yó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同学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

“终究”“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协助同学理解。

3、让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身的感受。

四、诵读

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同学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扮演读等方式,引导同学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同学读背:

特别要注意指导同学读出诗的韵味。

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五、实践

创意表示,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同学结合着自身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表示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六、写字

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能力。

重点指导“黄、立、闭”,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同学评价。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