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备古诗词大全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必备古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必备古诗词大全1秋夕
(唐诗)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着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银烛:白色的蜡烛。
画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
流萤:萤火虫。
天阶:皇宫中的石阶。
【赏析】
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轻举罗扇追赶飞舞的流萤。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名句赏析——“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独自坐在石阶上眺望牛郎织女星。牛郎织女虽然远隔天河,但毕竟还能遥遥相望,毕竟还有一年一夕的相会,而自己呢?主人公坐看双星的动作暗示了她哀怨与期望交织的心理活动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愉快!
高中必备古诗词大全2终于放假了,终于下雨了。雨不大,却给我的“五一”增添了另一种味道。独自在家里,我将脸贴在玻璃上,望着外面淅沥的雨,心在雨声中渐渐沉寂,几句古诗像雨中被浸润的草芽,在脑海中冒了出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滴像一颗颗珍珠,洁白而晶莹,从空中缓缓落下,轻轻的脆响,这一片,那一块,奏起了欢快舞曲,让人赏心悦目。久旱的土地被雨水冲洗,竟泛起了层层绿意。那些顽皮的小精灵在空中形成了一张硕大无朋的垂帘,一切的希望都孕育在这雨幕中。明天朝阳升起,展现给我们的必将是一个繁华的世界。我咀嚼着杜甫的诗,望着眼前雨帘,不由感叹,真的好美!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景色简直就是一幅生动而活泼的画卷,古时黑云翻墨,现在白雨跳珠,千百年来,流失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精灵乖巧的雨呵。你看,低洼的地方已经积了些水,这儿一滩,那儿一汪,仿佛在比美呢!
连我都已听到它们的争吵声了!
此时,我好像也变成一滴小水珠,在众多朋友的簇拥下,滋润着大地,尽情地笑啊,跳啊!
呵,好一派热闹景象!
吟咏着东坡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我陶醉在这古诗的美中了。“江雨霏霏江草齐。”不错,路边的小草喝饱了水,挺直了腰板,好像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奉献出来了,一团团一簇簇,同迎面吹来的风应和着。湖边的杨柳姐姐借此大好时机,忙着梳妆,飘逸的长发在空中摇曳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雨似……”,似什么呢?我琢磨着,沉浸在春雨细风中了……一阵凉气,倏地扑在脸上,我忙将头从玻璃上抬起来,鼻子都压得有点疼了。好美的雨,好美的诗词,我喜欢这种美。
高中必备古诗词大全3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7、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0、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2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30、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高中必备古诗词大全4落落笔对面显深情——兼谈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法”
“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一、落笔对方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对写”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此处隐藏13277个字……为言情、校园、穿越、魔幻等;学生上网也多是网络聊天、游戏等娱乐活动。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甚至造成学生审美的幼稚化。笔者并非完全否定小说、漫画和网络游戏在学生生活中的作用,但从古典诗词鉴赏审美能力建立的角度,这些对其帮助并不大。同时,受教师引导方式失范、高考压力驱使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古诗词鉴赏“不见品鉴,只见功利”的倾向严重,以鉴赏为出发点的诗歌学习兴趣不高。
二、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建议
1.完善培养、评价机制,加强古诗词鉴赏教学力度
完善培养、评价机制是解决高中古诗词教学功利化、高考化的第一要务。从体制机制上改善诗歌教学环境是解决诗歌鉴赏摆设化的必由之路。首先,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去“高考化”、“世俗化”,让古诗词学习回归诗歌品鉴的本原。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诗歌鉴赏方法的教学比重,对于传统的读读背背模式进行改进。再次,对于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不要停留在传统的“能背诵、会翻译”的层次,而是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品鉴,特别是要对于古诗词中呈现的局限性进行大胆直言;最后,我们的高考在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中要有所创新,体现为更加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审美水平的考察,鼓励学生点评古诗词,而不是停留在理解、翻译和推测诗人情感的初级阶段。
2.优化教学方法,推行授受与探究相结合教学新模式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授受式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很好地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授受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各有优缺点,将二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予以结合将更有利于学生古诗词鉴赏意识的培养。具体操作步骤可以设计为:学生提出在古诗词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结合有关知识讲授→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并自己建构有关知识。
3.优化教学资源,搭建古诗词鉴赏教学新平台
优化教学资源,搭建古诗词鉴赏教学新平台就是要理解新课标“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有关资料给学生……”的要求,通过平台搭建,给予学生更多古诗词鉴赏的机会和经验分享途径,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鉴赏。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歌朗诵比赛、以著名诗人生活经历为背景的话剧表演、诗词角建设等。
三、结语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来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以她特有的魅力,积淀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由于社会和教育的急功近利等原因,我们的古诗词教育远离了诗意。面对不理想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教师要自我反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综合治理,让诗歌鉴赏不再是摆设。
高中必备古诗词大全15作者:秦观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解析
此词一题洛阳怀古,非是。词中提到金谷、铜驼等地,系虚似洛阳、实写汴京,虚虚实实,乃有忧谗畏讥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渐稀,冰河解冻,年华暗换,又到早春时节,然后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结皆抚今,中间插入追昔内容。记忆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难堪,词意也越耐咀嚼。
赏析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洛阳这个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词人曾经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误随车固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内。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洛阳西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但词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平沙,非常轻快。
因忆及细履平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那件事来。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至,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西园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曹丕《与吴质书》云: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又云: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目前。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在的凄凉、寂寞。
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时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