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娃娃教学反思

时间:2025-03-31 11:25:30
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娃娃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娃娃教学反思1

这是一节突如其来的课,但也是一节带给我突如其来惊喜的课。好长时间,当我沉静于对这一节课的课堂情境一点一滴的回味之中时,也同时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造就这一节在我眼中如美丽桃园般的课堂?我当然归究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条件上,这就是“商量”。于是我又进一步想:为什么因为课堂上大面积使用了“商量”这一催化因素,课堂就会呈现出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呢?我最终为自己找出了一个受益无穷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两个字:自主。

过程描述:那天是星期三,我一整天只有上午最后一节语文课,这节课打算让孩子们写写生字,我照例拿着作业本往教室走去,刚进门,孩子们告诉我,咱们班里来了一位阿姨,我一看原来是刚分配来的小廖老师,她是来听课的,怎么办呢?让小廖老师再走,那多不好啊!怎么办?情急之中,我便又用起了老办法。我同这群六七岁的娃娃们商量说:“这节课我打算给你们写字的,可廖老师是来听课的,怎么办呢?”“那就学课吧。”虽然我一点也没准备,也只好如此了。“那么学第几课呢?”学生看目录,已经上到了15课,后面一课是孩子们喜欢的课文《风娃娃》,孩子们说:“老师,我们喜欢《风娃娃》这课,咱们上这一课吧。”于是我们便选定了16课《风娃娃》。

我说:“既然同学们喜欢,咱们商量着上吧!请男女同学各选出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写一写咱们这课书重点解决哪几个问题,别的同学可以帮着出主意。”男同学和女同学都乐得一蹦三尺高,他们商量着产生了自己的代表,代表到前面板书本课学习重点。板书后我又请大家表决,看哪位代表的意见更符合同学们的想法,结果有的同学认为“要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的同学觉得还要找出“看看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哪些坏事”;还有的同学要找一找“风娃娃为什么伤心的原因。”……

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些任务,体现了本文的学习目标,开始进行第一项任务:本课共11个字,大家认为必须掌握的有几个呢?同学们找出了“表示、号子、吸气、伤心”这四个词,我又补充了一个“高兴极了”,共5个,其他的只要会认就可以了。“那么,这五个词,我们几分钟能准确地读和写呢?”同学们有的认为十分钟,有的说十五分钟,有的说二十分钟,紧接着,我说:“开始比赛,看看谁掌握五个词用的时间短。”孩子们分头行动了,有借助拼音去认读的,有向同学请教的,有用熟字加偏旁来认的,有用减一减的办法来学习的,结果不到二十分钟全班同学都会了,其余的任务我们也这样边商量边学习,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临下课,我又加了一项任务:“风妈妈会对风娃娃说些什么呢?发挥自己的想象,下节课再说一说。”孩子们一个劲地抢着要回答,尽管第四节课已经下了,孩子们肚子已经饿了,可他们还是抢着告诉我,生怕自己说不上。班上的金点子大王邹杭成说:“孩子,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咱们这个家族里的人可不能随便帮忙啊,要不然可就帮倒忙了。”爱发言的苏立也发表自己的看法了:“小宝贝,别伤心了,你也帮助人们做了许多好事,他们知道你不懂事,不会怪你的。”小调皮陈正宇说:“你以后帮助人们做事,还要看看对别人有没有用,要多动动脑子啊!”

下午放学,我让孩子们通过上网、查资料,把风对人类的好处、坏处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风的相关知识,孩子们一听,欢呼学生雀跃。

课后,小廖老师问我:“这节课,学生也没准备,学生的兴趣为什么这么高?”我说:“主要原因在于’商量’,教学中经常和学生商量,学生才会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才会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学习兴趣就象火一样燃烧起来了,’商量’能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

分析反思

“清晨一失后难摹”。为了珍惜这一节“清景”,冷静之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收获还作了几点深思。

“清景”之一,因为有了“商量”,这节课极好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热情。

“兴趣是最好地老师”,有兴趣,学生才愿意学,才乐意学。这种兴趣从哪里来?我想就是“商量”,是商量点燃了学生的兴趣之火。这节课,是以商量贯穿了始终,从开始和学生商量上什么课,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和课后的拓展,都是在一种民主的商量氛围中进行的,作为教师,只有拎着课堂教学的线索,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学生都是怀着巨大的热情去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再现了师生互动的喜人局面。

“清景”之二,因为有了“商量”,这节课极好地铺就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温床。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合作氛围成功的营造了,靠的是什么?是“商量”。可以说,“商量”让这节课出现了极为融洽的师生“双边”合作,更出现了极为合理的生生“多边”合作的局面。

“清景”之三,因为有了“商量”,这节课极好地启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火车。

课堂要热闹,课堂要艺术,但是课堂毕竟不是演戏,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培养能力的场合。这节课,我认为也达到目的,这几个环节的具体教学操作都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展开教学活动的,而且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几个环节的探究情况都比较到位,而为什么会如此到位?究其原因,还是“商量”二字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我教《风娃娃》(佚名)》全文共2304字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特点。

当前小学的教学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全新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化整合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学习,可以利用网络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学习,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初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字字形和注意点等环节都是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在其间适时起了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点拨理解文中的难点。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校园网查找“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利用网络加强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并结合实际了解了风的作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补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 ……此处隐藏14202个字……,使劲向风车吹去。”

指名读——自由演——一起演(师配读)——齐读。

师:我们来看看小秧苗吧(课件演示秧苗喝足了水的样子。

师: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生甲:风娃娃,谢谢你为人们做好事。

生乙:风娃娃你能和我玩吗?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秧苗喝足水的句子。

指名读

师:风娃娃的本领大不大,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甲:风娃娃力气很大,水流得飞快。

生乙:秧苗喝足了水,很高兴。

师:我们来读读小秧苗的句子吧。

指导朗读。

师:(创设情境)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甲:我仿佛看到了秧苗在点头。

生乙:我仿佛听到了哗啦啦的流水声。

生丙:我仿佛看到了秧苗们笑了。

指名读——赛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

对比这两个课堂片段,发现了这样一个明显的不同:金小英老师将“风娃娃是怎么做的”这个句子作为重点,一读二演再读,再从读好小秧苗这一句,体会秧苗的高兴,从而再来理解风娃娃做的这件事好在哪里,最后再加入移情体验,说说你仿佛听见、看见了什么情景,使学生体会得更加真切。

而我自己的教学中,比较按部就班,采取了一个一个句子,按顺序解读的方法,从找困难到风娃娃是怎么做的再到秧苗怎么样了,每个句子我都找了训练点:比如“断断续续”、“深深地”、“不住地”等等。

再来看看效果的不同:我的课堂上花时很多,学生朗读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尤其能感受到重点词句如何读,但学生并不能将在读好这句句子的基础上作一个融合的更高层次的理解。而金小英老师因为有舍,才抓住了重点,并用移情体验使学生将“风娃娃吹“和”秧苗笑”这两部分的内容创设了新的情境,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反思:

1、一堂课、一篇课文、哪怕只是一段的教学,有时不能按部就班,尤其是当一个段落中,出现众多可以凭借训练的知识点、语言现象的时候,不能一概齐抓,而要抓住重点。而重点的确定恐怕既要立足与这篇课文的内容,又要能使旨出于其中。

2、确立了重点以后,非重点的内容的目标层次的定位就要下降,只要求读通读顺即可。而相对来说,重点内容,一要想一些办法(或课件演示加深印象,或演一演,或比赛读)来读好,理解透;而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

3、文本是前后贯通的,当学生对重点句理解后,前后文也能相得益彰。比如,读好了后边“秧苗一句高兴的句子”,学生很快能对比读出前面水流断断续续,苗喝不到水的样子。

风娃娃教学反思15

一、反思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重点。这节课,我透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游戏识字,先是词语认读,之后是生字认读,然后是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练读。

一节课下来,就应说读得挺多的,字词学习有层次,学生的识字兴趣很高。课后回想,为了完成这节课自我所预设的教学资料,在落实生字词语教学时还不够细致,重点落实了认读,字形的分析没有体现出来,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虽已有了必须的识字基础,适当的字形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字识记效果。词语的教学呢,我设计了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合作理解意思,可惜的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这方面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

二、反思朗读指导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以朗读为主线,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透过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体会和感悟,读的形式有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

课后静心一想,发现自我这节课读得不少,但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不大,齐读的时候感觉挺不错的,可如果是个别读的话,除了几个孩子读得有声有色外,其他的学生读得平淡如水。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这问题一向困扰着我。

三、反思语言训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二年级小学生到达这个理想目标还有必须的距离,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课堂学习。从引读风妈妈的话“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能够帮人们做学多事。”开始,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之后分一分:这几件事中,哪些是风娃娃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学生轻而易举就解答了。此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发言是用心的。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注重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体会句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先做做动作:你们平常用力吹是怎样吹的呀?孩子们表演的热情很高,动作也不错,再让学生透过朗读来表现这种感觉。学了第二自然段后,从扶到放让学生根据句式“风娃娃来到,看到,他。”自学第三自然,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学得挺简单的。之后,设计了拓展说话“风娃娃还会帮忙人们做什么好事呢?”问题提出后,课堂上出现的状况是学生思路没有及时打开,说得不充分,按句式“风娃娃还来到,看到,他。”进行说话有困难。

于是我出示两幅图,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描述,他们说得比较单一。之后,在学习做坏事部分时的说话训练: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也给学生带给了句式“假如我是放风筝的孩子,我会。假如我是晒衣服的人,我会。假如我是小树,我会。”这时,学生说得很不错。而进行“风娃娃还会做什么坏事?”这一语言训练时,学生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还真不少。课后,我想:在让学生说好事的时候如果能给学生必须的期盼,他们是能够按句式来说出风娃娃做的其他好事的,因为我急于求成,引导学生说了,使得这一拓展训练的实效大打折扣。

四、反思思想渗透

在学习理解课文资料之后,我设计了说话训练“风娃娃做了坏事后,人们都责怪它,它悲哀极了。瞧,悲哀的风娃娃来到我们的教室,(出示课件)风娃娃听了,很悲哀,心想: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作为风娃娃的朋友,你们能帮帮风娃娃,告诉它为什么吗?”孩子们的心是善良的,他们很乐意帮忙风娃娃,有的说“风娃娃,你不就应把我们喜欢的风筝吹跑,你就应轻轻地吹才对。”有的说“你把人们的衣服都吹跑了,谁还喜欢你呢?”有的说“风娃娃,你以后可不能乱吹,要看清楚了再吹,这样人们才会喜欢你。”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明白了做事不能一厢情愿,不能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要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动脑,少做傻事。

思想渗透的效果不错,如果此时再追问:风娃娃一心想做好事,但有时好心办坏事了。我们同学中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状况呢?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有时候我们可能也像风娃娃一样好心办了坏事,效果可能会更佳。

《风娃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