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教案

时间:2025-03-31 11:25:39
山海经的教案

山海经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海经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海经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风貌的写法。

2、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材料选择合理,详略得当。

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字词的含义、情感——表达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在初一年级我们学过的文章《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吗?里面有个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多次提到,鲁迅先生还专门为她写了一篇文章,即本文。在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全面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三、学生复述故事,讨论探究。

1、复述课文,既可以全文复述,也可以部分复述。目的在于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讨论探究;

a、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什么?

b、每件事表现了阿长怎样的特点和品格,分别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什么思想感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本课重点)

c、作者先写讨厌、憎恶,但结尾又写“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在作者眼里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本课难点)

学生讨论分小组进行,每组指定一个人负责,组与组之间又可以交流,学生可以下座位,有结果的小组可以派人上讲台写在黑板上,其他的人又可以派人去改,不同意见可以争论。总之,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最后,老师引导完成三个问题:

(1)写的几件事

a、爱说闲话→不大佩服、

b、“大”字睡相→讨厌、不耐烦—

c、我所不耐烦的规矩→非常麻烦

d、“长毛”的故事→空前的敬意(善良的讽刺)

e、买《山海经》 →产生新的敬意(买书)

(2)文章的线索,作者的感情变化

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找出文章写的几件事之后,整体感知全文,看看作者用笔的重点是什么,(买《山海经》,这也是感情的重点,自然是详写的内容。)同时找到作者对每一件事的感情态度,即上述板书内容,巧妙的让学生悟到:文章是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组织安排材料的。这种前后感情的变化,实际上就是:

(3)“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对比互衬中刻画人物形象。(难点突破了)

阿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可让学生根据几件事讨论归纳,不要求全面,说到一点就表扬。

阿长是个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四、作业

后记:

新大纲张扬“放飞学生个性”这一教育理念,也是对历史、现实和将来作深刻思考的结果。过去,我们教育领域自古以来师生等级森严,师道尊严成了学生人身自由、身心发展的“金箍”圈,教师咳唾成珠,金科玉律,学生只好垂手听命、仰承恩泽。教师按自己理想的模式去塑造人,那过度的期望,过度的干预,过度的包办,威压着学生的个性自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离开僵化就走向灵活,离开依赖就走向自主,离开戒备就走向自我接受,离开被束缚就走向一种创造性。”讨论给了学生自由,也给了学生创造的机会。

第二课时

本课时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让学生找出文中刻画人物较精彩的句子,独立思考,进行评、点、批、注。然后各自发表见解,进而归纳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例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吃福橘的片段、恭喜恭喜、大家恭喜—————)

细节描写(睡觉时的大字),体会长妈妈愚昧、善良、质朴、约带粗野的劳动妇女特征。

二、本文语言:有的含蓄幽默,有的质朴

例如、讲“长毛”的故事,“伟大的神力”愚昧迷信的苦笑,善意的讽刺、寓庄重于诙谐;吃“福橘”的片段中,体会长妈妈愚昧迷信的背后实质是对孩子健康的祝福;结尾买《山海经》,表现长妈妈关心爱护青少年,仁慈的美德——————

总之,一切让学生去体会,归纳。获得能力。

三、迁移巩固:作业

课后练习四,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一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内容(几件事)人物性格特征

a、爱说闲话(表现阿长)→饶舌、多事

b、“大”字睡相令人讨厌、憎恶

c、我所不耐烦的规矩有许多繁文缛节

d、“长毛”的故事愚昧、无知、淳朴

e、买《山海经》(详写)→热情、乐于帮助别人

总之(归纳):长妈妈是——劳动妇女

刻画人物:“先抑——后扬”,对比、互衬

后记:

教材把握好,教学重点确定恰当。尤其在以下两大方面很值得肯定。其一,教学设计处处考虑到学生实际,着眼于“放飞学生个性”:采用“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形成多向信息交流,便于学生通过相互启发、感悟提高,并发展健康个性,教学步骤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着眼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步骤”中多处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板书依据学生归纳、提炼而成,板书展开程序体现学生把握作品人物性格特征过程。其二,理论依据比较充分,并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各部分内容中,较好地解说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主要教学环节的理由,有说服力。

山海经的教案2

【学习目的】

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认识人物的品格风貌,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4、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此处隐藏33192个字……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长妈妈是无知而又淳朴的。

6、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

四、想象创新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教师举例: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1、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

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2、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

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道恭喜、吃福橘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

真诚和善良

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无知、淳朴

5、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事情?

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6、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7、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买《山海经》一事写出了长妈妈热爱、关心孩子的美好品质。

附: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感知人物:烦琐、愚昧、迷信善良、朴实、真诚

拎出线索: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品味细节:竖手指、睡觉姿态、古怪仪式、讲长毛

想象创新:紧扣人物性格、联系现实生活

主要事件:

“切切察察”的毛病——饶舌多事

摆成“大”字的睡相——不拘小节

令人厌烦的规矩——麻烦多事

“长毛”的往事——纯朴无知

购买《山海经》——热情助人

五、师生作结

鲁迅先生对阿长的热爱与悼念融在了课文的字里行间。

六、布置作业:

以“我的母亲”为题,仿写课文,写一段话。

第三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A、保姆大抵面如土色B、福橘烦琐莫明其妙

C、渴慕投掷毫不相干D、哀悼和蔼深不可测

3、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开头)

B、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C、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大家)

D、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两脚两手,在床中间一个“大”字,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得那么热。

A、张开摆开压烤B、伸开摆成挤烤

C、张开摊成挤烘D、伸开摊成压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6、下列句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

B、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二、填空题。

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惧惮( ) 粗拙( ) 哀悼( )震悚( )

chuāng()疤孤shuāng()jié()问pī()雳渴mù()

2、本文选自散文集《 》,作者鲁迅,原名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3、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4、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这 (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 (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

三、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山海经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