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案

时间:2025-03-31 11:23:35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恩难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师恩难忘》教案1

《珍珠鸟》听过不少次,印象较深的有两节课,一节是4号在夫子庙小学陆华山老师上的,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更像常态课,就是我们需要的那一种。另一节是窦桂梅老师的,在东南大学礼堂,第一课时后,我们以为结束了,想不到又用了一节课,就挖“信赖”!有些想不到,语文课需要“挖”吗?开学第一课《难忘师恩》结束后,我对“挖”有了进一步认识。

片段一

师:“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有趣,很动听。

师:你能把这个故事说一遍吗,可以看着书,也可以不看书。

生:(看书朗读)大家听得不太认真。

生:(没有看书)但也说不上有趣。

师:(把故事说一遍,学生听得很入神)

田教师说的故事,像我们三个人中的谁?

生:(齐声)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课文中有“娓娓动听”这个词。

对于词语的理解有查阅资料或联系课文内容,我倾向于后者,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运用,因此,理解的层次的不仅仅是知道其意思,还应该知道什么情况下怎么运用,“娓娓动听”本来学生说出意思也就可以,但结合故事加深理解、感受,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对“娓娓动听”的理解层次也更加深刻。

判断二:

课后思考题“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样问题比较模糊,对于小学生有较大难度,记得两年前上这节课时,只是就问题答问题,效果也不好,于是我将这个问题化解。

师:为什么说在作者的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生1:因为作者是一位作家。

生2:因为田老师的文笔很好。

生3:因为田老师每一则故事都十分吸引人。

师:“文学的种子”是什么?(沉默片刻)

生1:可能是成百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生2:可能是老师说过的令作者记忆深刻的一句话。

生3:可能是田老师写过的文章。

生4:可能是田老师帮作者修改过的一篇作文……

这么一挖,对于这个难题进行分解突破,对田老师人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片段3:

还是这句话:“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师:四十年后作者再次遇到田老师,此时作者已不是那个不满6周岁的孩童,而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然而他却恭恭敬敬的向他行礼,并和田老师谈往事,想像一下,他们会谈些什么?

生1:也许会谈田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对他的影响很大。

生2也许会谈到老师的某一堂课令他记忆深刻。

生3:也许田师会说作者很有出息,而作者会告诉田老师,他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教师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生4:也许作者会让老师再讲一个故事给他听一听。

……

这个问题是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目地是启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作者对恩师之间的对话,加深对“师恩”与“难忘”的感受。

语文课不是让学生将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出来,那样只能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学习那些有困难、不会的且又必须要掌握的东西,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所以在语文课上教师还得依据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挖一挖,带领学生钻一钻,论一论,这样的语文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师恩难忘》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老师的忘情。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激趣法

  【学生学法】:

 合作学习 探索学习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5分钟)

1、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同学们,在这首歌里,最能体现的人是谁?在大家的学习生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是谁?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 指名作答。

3、揭题: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看一看著名作家刘绍堂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4、板书课题。

  二、自读全文

 (5分钟)

1、检测课前自学生字词情况。

2、说一说,作者最难忘的恩师是谁?

三、细读课文

(10分钟)

1、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最让人难忘的是什么?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出示课件)

同桌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2、田老师每每上课都给同学们讲故事,作者听了这些故事觉得怎样?

过渡句:这样与众不同的老师,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四、美读课文

(10分钟)

1、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出示课件)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同桌讨论;

自由练读;

指读。

五、升华全文

(2分钟)

同学们,田老师为作者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作者正是用这颗种子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你对以前的或者是现在的老师的敬意呢?

  六、达标测评

(5分钟)

田老师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什么?你认为田老师是位怎样的老师?

七、总结全文

(3分钟)

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八、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田老师

讲故事------入了迷

春雨点点

文学的种子

终生难忘

《师恩难忘》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力目标:能复述 ……此处隐藏18368个字……娓动听、出口成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用这些词来赞美我们的田老师一点也不夸张。同学们,请拿起笔,尽量多地用上这些词,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心目中的田老师,介绍一下田老师上的课。

(生自由练写,三四分钟后)

师:谁先来?用你的描写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

(生交流,师评价)

板书:师恩难忘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本课的点面结合、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整理脉络

师:同学们,昨天是开学第一天,课文中的田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田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出示: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春雨点点、深深感谢、恭恭敬敬)

师:课文中用了这些词直接描写出田老师课堂的引人入胜,(板书:直接描写)那么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课堂的引人入胜。

师:在这里,作者用他自己的入神烘托出田老师课堂的引人入胜,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什么呢?(板书:侧面烘托)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给这篇课文分分层,你能依据什么来分?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写开学第一天的事的。

生:第3~6自然段。

师:他说第3~6自然段,有多少人和他一样?

(生纷纷举手)

师:但是第8自然段的开始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读)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师:慢一点,你要读出东西来。

(范读)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生:(齐)有一年我回家乡去……

师:这说明前面都是作者的---

生:回忆。

师:课文第3~7自然段应该是写小时候上学的事,8、9自然段是写40年后的事。这样,我们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好。

二、感受师恩

师:课文的第二段最长,也最难懂。请你们先练读一遍,稍后我找人读,看谁能读好。(生练读)谁来读给大家听?读的人要尽量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就像在听田老师讲课一样。听的人也要会听,怎样才叫会听呢?如果你能把人家读的几段话听成一段话,把那一段话变成一句话,最后再说出来,那么你就是最会听。你最先举手,好!第一个读的机会被你抓住了。

(多名学生读书)

师:我现在想问一问,你把这几段话听成了怎样的一句话?这难度大了,会不会听就在这地方显出来了,本领就在这里看出来了。好的,请你先说。

生:这一段给我的感觉是田老师的口才很好,而且文笔也很好,课上得也很好。

师:真会听,你听得好,说得也好。

生: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感到田老师非常会教书。

师:对,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感觉到这位老师口才非常好,非常会上课。还有谁,听成了怎样的一句话?这个能力要锻炼的,我们会听就表现在能不能把几段话听成一段话,最后把一段话再变成一句话。

生:田老师上课非常生动,每上一节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师:那么作者在田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得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找一找。

(生默读静思)

师:好,谁来告诉我究竟学到了什么?(生无语)“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是一首诗,是什么时候学的?

生:一年级。

师:这首诗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是什么?

生:我们学到了知识。

师:对,这首诗对作者来说,就是知识。因为在这之前作者不会这首诗,现在会了。还学到了什么?

生:学到了道理。

师:从哪里看出的?

师:你能告诉大家是什么道理吗?

师:对,要爱护环境,要爱护花草树木。正因为大家的爱护,这儿后来成了--大花园

师:有两个句子,我建议同学们一起读一下:你折一枝,他折一枝,

后面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生读)还有“后来,这儿的花”---

生: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师: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人人都要爱护花草。

生:我知道这儿后来能成为一座大花园,是因为有了人们的爱护。

师:还有呢,在田老师的课堂里除了知识、道理,还有什么?

生:还有文学,课文中说田老师在他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师:是的,同学们请看这句话。(课件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自由地读读这一句。(生自由读)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

生:上千份知识。

师:谁能用上“如果……那么……”说一说。

师:老师的故事如春雨点点,还记得那首描写春雨的诗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教育就像这春雨,悄无声息,飘进我们的心田,再来读读这一句。

师:在密密的春雨中,在细细的春雨中,知识的种子在发芽,在长叶,感受到了吗?再来读。

师:同学们,在这里,作者写道刘老师给他讲了千千万万个故事,但是这篇文章中,写了几个故事?

师: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板书:点面结合)在写人物时,如果把什么事都写下来的话,你能记住吗?对的,所以要有所选择地写一两件典型的示例,这样才能让别人记住。

师:刘绍棠今天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与田老师的教导分不开,所以想起田老师,想起田老师讲的故事,那是感激,那是幸福。读“我在田老师那里”---

师:40年来,我不能忘记田老师的教诲之恩,所以我回到家乡,在村边遇到田老师,仍像---

师:感谢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播下知识的种子,播下做人的种子。作者40年后见到老师,仍像小学生一样向他敬礼。我现在想问问你们,假如,你将来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你见到你的小学老师,你会怎么做?

师:假如你将来成了江苏省的省长,你见到了你的小学老师,你会怎么做?

师:一切都在这深深一躬里。假如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见到你的小学老师,你会怎么做?

师:听到你们这些话,我们做老师的该感到欣慰。同学们,让我们真诚地对老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师:让我们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声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再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师:好,下课。

《《师恩难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