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小动物》教案

时间:2025-03-31 11:27:30
《喂小动物》教案

《喂小动物》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喂小动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喂小动物》教案1

活动目标:

1、 进一步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体归类。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3、 乐意参加点数活动,大胆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复习感知3以内的的数量。

游戏:按数量指令,点数不同颜色的小饼干。

(评析:孩子有正确辨别红、黄、蓝、绿颜色的经验。我分别以不同布偶小动物的口吻,让孩子分别按不同小动物喜欢的颜色找相应数量的“饼干”,能较好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大多数孩子都能正确找出相应颜色相应数量的“小饼干”。)

2、学习判断数目的多少,并按量归类。

(1) 出示贴有数字的大嘴小动物分类盒,提出,按数量“喂小动物吃饼干”的操作要求。

(2)让幼儿找出相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各种小饼干,摆在桌面上。

(3)幼儿按数量给小动物喂不同形状的饼干。

(评析:让孩子找出同样数量不同形状的饼干,主要让幼儿感知数量是不受物体形状等因素影响的;把按数量找出的饼干摆在桌面上,目的是可以检验幼儿是否掌握;喂饼干的操作游戏,幼儿喜欢,但具体喂小动物时,一些幼儿出现没有按要求的数量喂,而是随意,只是感受喂动物的兴趣中。)

3、小结幼儿的学习情况。

4、延伸活动:利用幼儿用书,完成“小兔种菜”操作练习。

反思:

结合学习目标,活动采取小班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共同爱好,分别利用布偶动物,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导孩子循序渐进的进行操作游戏,通过点数“饼干”和“喂饼干”的过程,帮助孩子在游戏的操作过程中,直观感知数量的多少。把饼干摆在桌面上的环节,可以让老师快速直接验证孩子掌握数量的情况;但对于在“喂小动物”环节中,一些孩子没有按数量喂,而是兴趣在不停的“喂”,尊重这些孩子的兴趣,对于按数量归类的掌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延伸活动,帮助他们巩固掌握。

《喂小动物》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动物与食物之间的匹配关系,尝试进行3以内的等量匹配。

3、喜欢参加配对游戏,体验配对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

2、小猫、小鸡、小狗图片,与之相对应的食物若干

3、操作卡每人一套

4、小碟子、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说说数数小动物。

师:今天天气真好,许多小动物来到了草地上玩,看看谁来啦?来了几只小狗?

喵喵喵,谁来啦,有几只小猫?一起来数数看?

小鸡也想来玩了,小朋友数数有几只呢?

二、"送动物回家"的游戏

1、师:小动物在草地上玩了一会儿,他们又来到了动物乐园,看到了许多漂亮的房子,我们看看有几幢房子,小动物都想住进新房子,他们应该去哪幢房子呢?为什么呢?

2、师:我们把小狗送回了家,这幢房子上有几个圆点?想想哪个小动物住进去?

3、我们来看看有几只小鸡,应该住在哪幢房子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讲出房子上有三个圆点)

三、给小动物喂食

1、师:小动物玩累了,肚子饿了,想什么办法帮助它们?

2、小朋友都知道小狗喜欢吃肉骨头,1只小狗喂它吃几根肉骨头?

3、师:给小动物喂食物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一只小狗吃一根肉骨头。谁来帮助小狗?

4、师:这里有2只小猫喂它吃几条鱼?(引导幼儿用两只**吃两个**)

5、送食物给小动物

老师这里给小动物准备了许多的食物,小朋友也来喂一喂好吗?

四、分组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每组操作讲一到两个)

小动物们为了谢谢小朋友,还带来许多好玩的游戏,我们来看看小狗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游戏?

2、幼儿分成三组,进行配对。

第一组(生活连线)

第二组(根据食物数量画点)

第三组(给小动物喂食)

第四组(大小配对)

3、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师进行讲评。

六、结束活动

小动物还想和小朋友去玩其他游戏的,我们一起去玩吧!

《喂小动物》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课在游戏中,让幼儿了解小猫、小狗、小兔它们喜欢吃什么食物,通过喂小动物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知道小猫、小狗、小兔喜欢吃什么食物。

活动难点:幼儿能将手中的食物卡片送到相应的小动物面前。

教育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说出小猫、小狗、小兔最喜欢吃的食物。

2、 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操作,给小动物喂食。

3、 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教育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认识小狗、小猫和小兔

2、小狗、小猫、小兔的毛绒玩具,萝卜、鱼、骨头的卡片若干

教育活动过程:

一、 以游戏的口吻,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三位小客人要和大家交朋友呢。你们看是谁啊。”(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二、 师幼共同活动

1、 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最喜欢吃的食物

导语:“小猫、小狗和小兔啊要在和大家交朋友之前先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了吗?”

鼓励幼儿互相讨论,大胆发言(以小动物的口吻向幼儿介绍)

2、 引导幼儿给小动物喂食(重点)

导语:“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都是小猫、小狗、小兔的好朋友。不过现在它们的肚子有点饿了,我们来给他们喂点东西吃吧。”

(1) 引导幼儿将手中的食物卡片送到相应的小动物面前(难点)

(2) 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巩固所学知识

3、 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

三、 讲评:

表扬活动中积极动手操作的幼儿,奖励小粘贴

《喂小动物》教案4

活动名称

小班数学:喂小动物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进行4以内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能按图上动物的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物品。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只小袋子(上面画有圆点)、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 ……此处隐藏6785个字……p>3、这样喂小动物对不对?

4、随便给小动物喂食,小动物会怎么样?

四、学三字儿歌

教师:我把刚才小朋友学的游园礼仪编成了一首三字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五、巩固幼儿所学的游园礼仪

出示四幅图,让幼儿观察,判断图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对的送他一个笑脸,错的送他一个哭脸。

六、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游园礼仪不随便喂小动物。带领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喂小动物》教案12

活动目的:

让孩子体验到探究和去户外游戏的快乐。

制作方法:

1.用画纸绘画出斑马、绵羊、长颈鹿、大象等动物的双面对称头像或全身像,然后塑封,也可直接在纸板上绘画并剪裁。

2.用布料(也可用画纸替代)给小圆凳裁剪大小适宜的围边,分别用丙烯颜料在布料上画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的花纹。

3.将硬质纸管(卷筒纸芯、复印纸轴、即时贴纸轴等)架到小圆凳(也可用大奶粉罐、纸盒、小方凳等替代)上,进行固定连接,作为小动物的骨架。

4.将动物头像或全身像固定在已搭好的骨架两边。

5.用发泡材料做成栅栏,作为动物园的围墙。

玩法:

1.用夹子、勺子等工具给小动物喂“食物”。“食物”会顺着硬质纸管落到小动物“肚子”里。

2.可以将游戏场地移到户外,在“大象”等动物的肚子里放置一个密封容器,请孩子用勺子喂水给动物喝。

3。除了喂食以外,也可以将绉纸团成小花黏贴到地上,美化动物园。

建议:

1.可观察孩子在喂食后是否会寻找食物的去向,鼓励孩子观察小动物的内部构造。

2.引导孩子与材料互动,鼓励他们与小动物交流。

《喂小动物》教案13

活动目标

1、体验两个集合中相关物体一一对应的关系。(难点)

2、能按顺序排列动物并一一对应的匹配食物。(重点)

3、愿意讲述自己对应匹配的结果。

活动准备

底板底纸4《喂动物》分类盒磁贴:大小动物卡食物卡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

介绍动物。以老师今天请客为情景,通过演示和讨论,强调“先从第一个座位开始按顺序排动物,在按顺序喂动物,边喂边说”的规则。

1、介绍角色

师:“今天,高老师要请客啦,来了许多的小动物,看看都有谁?”将小动物一一出示,带领幼儿一起向小动物问好。

2、师:“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请小动物们坐座位吧。”

出示一个动物,告诉幼儿要从第一个座位开始坐,第一个座位的前面有一个红色的圆点点。请小牛坐在第一个座位上,要幼儿一起说小牛请坐。出示小熊,师:“小熊应该坐在那里呢?谁来排排座位。”请一位幼儿演示排列座位,讲解:要一个接着一个坐。

3、学习对应排列

师:“高老师给小动物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看看都有什么?”逐一出示食物请幼儿指认。请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都爱吃什么?我们要按顺序一个一个的喂,第一个要喂谁?教师示范喂动物,边喂边说:“小牛,我请你吃草。”请幼儿一起告诉小牛:“小牛,请你吃草。”

4、重申规则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玩的:从红色的圈圈开始,先给小动物一个一个按顺序排座位,然后把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一个一个的按顺序送给它们,一边送,一边说“**,请你吃**”。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搬椅子轻轻回座位开始操作,并观察指导。注重关注操作的顺序。

2、教师提醒要把每个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送给它,要一边送一边说。

3、常规提示要先收食物,再收动物,收好后可以换组。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将材料收回原样,并检查是否收好。搬椅子回到半圆。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将剩下的操作完,请幼儿观察是怎样喂的?再说一说什么动物吃什么。

3、表扬操作好的幼儿,表扬材料收好的幼儿,表扬边操作边说的幼儿。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很喜欢小动物,都知道每个小动物最爱吃什么。幼儿能够有秩序地安静地进行换组,能够按照动物和实物的关系进行一一匹配,效果较好。在教师示范的时候,应先将小动物摆放完,并要给幼儿交代清楚操作材料不一样,要将分类盒里的操作材料都摆完才结束。在分享交流和环节,应对个别幼儿进行了单独指导。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教师不应过于干预幼儿,要给幼儿表达的机会。如何在今后的集体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避免单独指导浪费时间是这类活动要攻克的难点。

《喂小动物》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随便喂动物会给动物带来危害。

2、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核心要素:

小动物、有习性、乱吃食、会得病、不投食、讲文明、游人喂、应提醒

活动准备:

1、手偶:猴子,兽医头饰,零食

2、背包,食物,药箱,注射器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通过提问导入活动主题:

1、“我们去动物园的时候,可以不经过饲养员的允许,随便喂小动物吗?”

2、“你知道动物园里小动物们吃的食物,是由谁提供的吗?”

3、“你在动物园,见过饲养员喂小动物吗?你知道小动物们都爱吃什么东西吗?"

(二)关键步骤

1、由老师进行手偶表演《小猴子生病了》,请小朋友们仔细观看。

有一只小猴子正在“猴山”上玩耍,瞧!它玩得可高兴了!这时,有一个背着大背包的小朋友来到“猴山”,他背包里装着的都是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他要把他包里的食物全部喂给猴子吃。贪吃的小猴子果真吃了小朋友带来的食物,可是,没过多久,小猴子就捂着肚子呻吟起来,这可吓坏了喂食的小朋友,他慌忙喊来兽医给猴子看病。医生检查发现,小猴子由于吃了很多不该吃的东西,所以引发了肠胃炎。兽医马上给小猴子进行治疗,可怜的小猴子又是打针又是吃药,过了好几天才又变得健康起来。

2、看完表演后向幼儿提问:“小猴子为什么会肚子疼?”“那个喂猴子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不能随便给小动物喂食?”

(三)表演后与幼儿团讨:

1、如果爸爸妈妈带你去动物园的话,你会私自喂小动物吗?为什么?

2、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用自己的食物喂小动物,你会怎样做呢?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排练情景剧“小猴子生病了”,通过表演情景剧,加深幼儿对“不随便喂食小动物”这一规则的理解。

家园互动:

1 、家长在带幼儿到动物园游玩时,应随时引导幼儿不乱喂小动物。

2、家长应向幼儿介绍园中的各种规定,做到文明观赏动物。

注意事项:

不随便喂小动物食品。

《《喂小动物》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