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动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重难点
1)依赖的危害是教学难点。
2)自立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
教具:
多媒体、ppt课件、活动物品等
教学法:
活动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播放背景音乐《男儿当自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都不算是好汉。”师生对话,引出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计说明:名人名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利于学生明确学习主题)
二、生活赛场
1、活动要求:
1) 随机抽取3—5名学生参与活动
2) 比赛项目:叠衣服、叠被子。
3) 时间:3—5分钟。
4) 评选办法: 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质量最好者获胜
5) 奖励:生活自立奖活动评价:谁做得最好?
2、(生活小记者)采访:xx同学,首先向你表示祝贺,祝你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胜利。
那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现在的感受怎样?你能谈一下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采访:看到别人获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
教师小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活赛场,以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熟知的经验,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利于知识的提炼。)
3、合作探究:
1)、在现阶段,自立有何表现?
2)、自立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代表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设计说明:采访、小组合作探究是两种生生交流、互助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学生阅读材料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学生谈阅读材料后的心理感受。
思考:
1)、日本的少年为什么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
2)、为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我们应该如何做?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设计说明:1992年,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报道引起整个教育界的震惊,在此引入,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探讨依赖的危害,二是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斗志。)
四、生活过关创设情景:
1、学校要组织鼓号队训练,可妈妈担心参加鼓号队训练会影响学习,不让小雷参加,这让小雷感到很为难。他该怎样作呢?
2、小明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而这时同桌恰恰做了出来,小明应该……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设计说明: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生活过关”重在考察学生自立意识)
五、成长日记学生结合提示完成成长日记生生交流(设计说明:“成长日记”实为课堂总结,名称的改变倡导的是学以致用和人文关怀。)
六、拓展作业——生活方案主题:今天我远行指导:根据远行前、远行中所需准备,写好方案。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2活动目标
1、能主动地和教师、同伴交谈。
2、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交谈,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养成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两位小朋友行为的录像。
2、《瞧我有多能干》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观察两位小朋友不同行为的录像或图片,引起幼儿谈话兴趣,使幼儿明白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提问:红红和冬冬他们俩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愿意向谁学习?为什么?
2、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讨论: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呢?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谁来做呢?为什么?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自己的是不会做怎么办?
(2)爸爸妈妈要帮你做怎么办?
(3)你可以做那些事?
4、时间练习:学习系鞋带、拉拉链。
幼儿将自己的鞋带解开、拉链拉开,如此练习数遍,教师个别辅导,体验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5、结合图片《瞧我有多能干》,让幼儿边看边讲,引导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3导入单元教学:
同学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自尊自信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而要真正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必须能自立,必须图自强。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请问,你是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吗?你想做一个真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吗?那么,什么是自立自强呢?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一个能自立、自强的人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能自立、自强的人呢?这就是我们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导入第三课的教学:(阅读教材第33页“小狮子的不同命运”)
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被猎人带回家中精心喂养。小狮子慢慢长大,无忧无虑,有吃有喝。当然,猎人给它们设计的笼子也温暖舒适。没有想到,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后来,猎人外出再也没有回来,笼子里的小狮子活活被饿死了。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独自在野外。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有了伤,会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它顺利地活下来了。
请你说说,这几只狮子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同学们,逃出笼子后的那只小狮子所以能顺利得活下来,是因为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它知道怎样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而笼子里的小狮子所以活活被饿死了,是因为它们长期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得到起码的生存能力的锻炼,缺乏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个故事说明:不能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动物是这样,我们人类更是如此。
同学们,我们人类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依赖逐步走向自立的过程。对于迟早都要到来的自立,我们为什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呢?……你准备好了吗?……你想从现在开始就做一些准备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准备呢?……这就是我们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将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 ……此处隐藏15198个字……回归自己,让学生更清醒的认识自我,以便实现自己生活中的自立。)
环节五: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盘点自己的成长经历,哪些方面还缺少自立(生活、学习等),自己制定一份具体的计划,可以请家长、老师、同学督促实施。
(设计意图:将自立延伸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自立的好习惯。)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13【活动目的】
1、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正反事例对比,使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长大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2、让学生知道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哪些事情应该学着自己做了。
【活动准备】
儿歌《小小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故事,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同时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天放学,老师经常看见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把你们接回家时,你们的小书包只要一出校门就由大人帮着提了。是吗?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呢?
(学生讨论)
老师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中看到一个小朋友,她跟你们差不多大,大家想不想听听她的故事?
二、老师讲故事
主要内容:独立自主,做自己的事,母亲病了还照顾母亲,做必要的家务事,煎鸡蛋等。
听后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三、结合班级情况,正反对比,明理
1、同样是二年级的小朋友,我再给大家讲一讲发生在我们班中的事情,大家听一听,比一比:
①一次做操时,老师看到一个小朋友的鞋带松了,长长的一截带子被他踩得脏兮兮的,我让他停止做操系鞋带,他却为难地站在原地不动了。因为他不会系,最后是老师帮他系上的。
②又一次,我看见我们班的另一个小朋友从厕所那头跑来,红领巾搭在肩膀上马上要掉下来了,我连忙拉住他,告诉他小心红领巾掉了,他一边系一边走,好长一会儿还是没有系上去,最后仍然是老师帮他系好的。
③每次开家长会,经常有家长跟我讲孩子早晨从被窝爬起来一直到吃早饭都是爷爷奶奶或者是爸爸妈妈操办的,做好作业后从来不会自己整理东西。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班不止一两件,这样的人也不止一两个,与刚才的那个小女孩相比我们实在是差远了,就像是小鹰终有一天要长大,要独自飞翔,独自捉虫,独自搭窝,我们小朋友也要长大独立生活,可是连自己的事情都不会做还怎么谈照顾别人,长大了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2、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哪些事应该学着自己做了呢?
①交流,跟读词语
穿衣 洗脸 洗手 刷牙
扫地 叠被子 洗红领巾
削铅笔 整理书包 整理课桌
这些你都应该自己来做了。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晨会设计)
②讨论,前后4位小朋友说一说,哪些事情你已经做到了?比一比,谁会做的事情多,推荐你们觉得最能干的小伙伴。
③指2-3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评比“班级小能手”。
四、总结
1、(某某)真不错,我们其他小朋友也要向他学习,我们都有——(生接)一双勤劳的手,从小就要——(生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我们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长大后才能成为有用之材。
2、让我们齐背《小小手》。
3、在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中结束本课。
【活动小结】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过度保护的心理使得他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笔者在日常就发现,二年级的孩子不会拿扫帚,甚至还有不会自己整理书包的孩子。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长大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14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良好习惯。
2、让幼儿学习弄扣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大娃娃、小衣服(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引起幼儿兴趣。
小娃娃今天不能上幼儿园,因为妈妈没有给她穿衣服,谁能帮助她把衣服穿好?
2、 教幼儿帮娃娃穿衣服。
(1)老师示范讲解穿衣服的方法(重点讲解示范扣钮扣的方法):先给娃娃穿上衣服(将娃娃的手伸进袖口),然后把衣服对整齐。一只手的食拇指拿着钮扣,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伸进钮扣洞。这样一个钮扣便扣好了。(老师先后示范扣三粒钮扣)
(2)幼儿操作:
a、鼓励幼儿大胆的动手,每个小朋友都自己动手操作。
b、提醒幼儿先扣最下面的一粒扣子,将衣服下面对整齐后再找旁边的钮洞。
c、着重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3)老师帮助幼儿检查是否都把钮弄扣好,衣服是否对整齐了。
3、 请个别幼儿帮助娃娃穿好衣服,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
4、 与家长交流,介绍扣钮扣的方法,请家长帮助幼儿学好扣钮扣的方法。
《自己事情自己做》教案15目的要求:
1、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2、学习词:自己;短句:小不点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教学准备:
地点: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风)
人物:小不点,(请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录音机(放起床音乐)
过程:
1、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谁来了?(小不点来了),小不点在干什么?(解钮扣),谁给小不点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问:“衣服脱下怎样放?鞋子脱下怎么放?”起床时提问: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老师小结: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老师问小不点: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点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扣钮扣一边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点指示帮助。
5、送小不点哥哥回班,(练习运用礼貌用语)。
6、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教学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