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热门】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昆虫记》读后感1《昆虫记》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看了它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昆虫记》是法国文学家法布尔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时间来观察昆虫,更写出了十卷观察后的感言,世界怎能不为之轰动?《昆虫记》不仅是一篇文学巨作,还是一部昆虫科学百科呢!其实,《昆虫记》还赞颂了动物生命的宏伟——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就是生命,往往一些微小的生命容易被忽略,这些小生命就是法布尔所赞美的——昆虫,它们对我们来说万般重要,它们的生命也应该得到尊重。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法布尔把昆虫描写得那么真切、美丽、动人,活灵活现,来之于长期对昆虫生活精细的观察与研究,准确地掌握了他所描写的事物的典型特征。为了昆虫学研究,法布尔一生都在贫困中挣扎;都在与傲慢偏见作斗争,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孤独。因为他有那么多的昆虫朋友,拥有广阔的昆虫世界,因此他又比谁都富有。他把大自然当成了自己的实验室。葡萄架下,荆棘丛中,田野里,山坡上,他顶着地中海沿岸强烈的阳光和蚊虫叮咬,一蹲就是一天。没有设备,他就用家里的瓶瓶罐罐造一个昆虫园,邀请蝎子、金龟子、蜣螂同居一室,他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虫宅”。一个靠自学成才的中学教师,长期坚持业余研究,既不能成名,也不能发家致富,更没人强迫他去这样做,却穷毕生精力,废寝忘食,不消遣,不出门,不知时间,不知疲倦,不知艰苦,不知享乐,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源于他自小就萌生的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与深深的挚爱,源于他对科学与真理那种近于殉道者般的献身精神。
《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虫记》读后感2刚开始读《昆虫记》时,粗略地翻看,我觉得太枯燥无味了,要了解各种各样昆虫的习性、生活。但我看了几章,发现昆虫世界其实大有乐趣。昆虫仿佛都活了起来,眼前不是呆板的书本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法布尔的语言。
虽然是科普文,但法布尔的语言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将科学知识讲述出来。其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却又不失语言的幽默,“以人性关照虫性”,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极富艺术趣味。
于是我又花时间了解了法布尔。他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科普作家。他出身于一个农家,从小生活便十分贫困,但他通过自学,花费二十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将自己一生的时光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中,《昆虫记》就是他在自己的荒石园中,通过观察和研究,为昆虫写出的大部头。这本书记述了有关昆虫的知识,也体现出他对人生、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态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生命和自己的热爱,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巨著。
书中有许多昆虫令人印象深刻。蚂蚁和蝉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蚂蚁这个无赖,抢占了蝉的水井,并且损伤它。螳螂善于运用心理战术,它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可怜的猎物原地不动,等被夹住,已无还手之力。雌性金步甲在交尾之后对雄性大开杀戒,就像螳螂和朗格多克蝎一样。萤火虫十分快速地麻醉了蜗牛,使之液化,再慢慢地吮吸。圣甲虫为子女制作梨形粪球,是轻轻拍打而成,并没有滚动,浑然天成。粪金龟为环境清洁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却对这些小勇士有点鄙夷不屑,还用粗言恶语对待它们。隧蜂门卫用自己光秃秃的脑袋堵住洞口,为家庭精心竭力地干活,尽职尽责。还有许许多多昆虫,它们仿佛都是扮演一个个真实的人类角色。
我以后也会留心观察这小世界,用人性的眼光关照昆虫,正确地认识和思考生命与自然。
《昆虫记》读后感3这本书是亨利·法布尔布写的。翻开书的第一面就看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可是莎士比亚写的。这句话让我感到书的珍贵。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昆虫的知识。像:蜜蜂是不是什么花的密都采?螳螂为什么会吃同类?蜗牛有牙齿吗?蝴蝶为什么会翩翩起舞?······
并非所有的蜜蜂什么花的蜜都采按照食性分为三类: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花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采食花粉和花蜜。寡食性,只在植物花上采蜜。单食性,仅采某一种植物花的蜜。这本书是亨利·法布尔写的。翻看书的第一面就看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螳螂配对后,部分雄螳螂会被雌螳螂吃掉这样才能把小螳螂生下来。真残忍。
蜗牛不但有牙齿,还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有两万六百颗牙齿。真不可思议。
蝴蝶的成虫成熟后,从蛹中破壳钻出,但需要一定时间使翅膀干燥变硬,这是的蝴蝶无法躲避天敌。翅膀舒展开后,蝴蝶就可以飞翔了,蝴蝶的前后翅膀不同步扇动,因此蝴蝶飞翔时波动很大,姿势优美,所以看起来有翩翩起舞的感觉,怪不得这么美丽。
这本书的最后还介绍昆虫的几个“最”。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个吧!
昆虫中的飞行冠军——蜻蜓
家蝇的飞行时速为8千米,蝴蝶为19千米,班胡蜂和蜜蜂为20千米,最快的是蜻蜓、天蛾和你虻、时速为40千米。所以蜻蜓也许是飞的最快的昆虫,当它在高速飞行时,每秒要挥动翅膀30~50次。哇!小小的蜻蜓是飞行冠军真不可思议。
小小的昆虫世界,竟然有这么多意想不到。我们也可以从它们各自的擅长之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或发明很多对生活有帮助的东西。如;因为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内有荧光素,才发明了冷光,这可是节能的。
我们要多看书,多思考,发明出更多节能的东西。
《昆虫记》读后感4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印象很深刻。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他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动物行为的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的代表作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布尔自幼对大自然的喜爱,之后又写了荒石园的来历,以荒石园的活动为背景!随之引出在这个园子中的各种昆虫,分别展现了各种昆虫的形体特点、筑巢特点、饮食规律、狩猎技巧,还有谈情说爱,生儿育女等,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久为人们所忽略的 ……此处隐藏5400个字……布尔用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编写出来的著作。书中将昆虫的习性、本能、劳动、繁殖以及死亡写得清清楚楚,可见法布尔观察得多么仔细。
《昆虫记》写了许许多多的昆虫。有许多昆虫我都是看完这本书才认识的,比如:纺织娘、豆娘、象鼻虫、白蜡虫、金龟子、切叶蜂……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螳螂会吃同类,萤火虫会吃蜗牛,蜣螂妈妈会把粪便滚成球状带回家,然后在里面产卵……最让我感到奇怪的就是萤火虫吃蜗牛了。我直到看完书里的内容才知道:原来萤火虫不是“吃”蜗牛,而是“喝”蜗牛的。它“喝”的是一种小型蜗牛。每到烈日当头的夏季,这种蜗牛就会趴在植物的茎杆上一动不动。萤火虫轻而易举就能找到这种蜗牛。它会把毒刺扎进蜗牛体内,使蜗牛麻痹,然后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把蜗牛化成稀粥后再把蜗牛“喝”掉。小小萤火虫,本领真不小!
我从《昆虫记》中读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昆虫的喜爱。他经过坚持不懈的仔细观察,把各种昆虫都描写得栩栩如生,让我感到身临其境。
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物种的丰富,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奇妙,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可爱的小虫子们。更让我领悟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不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不然地球妈妈会把人类的恶行记录到它的“记仇小本本”上的,到时候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的。
《昆虫记》读后感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个暑假,依旧是烈日中天,依旧是热风扑面,依旧是冰淇淋占据了商店里抢眼的位置。但相比于往年,我没再叫热连天,因为我早已沉迷于一个新的世界昆虫的世界。
要说观察最仔细的书是哪一本,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昆虫记》。只要一翻开这本书,你关注的点就不是冰镇西瓜和可乐,不是白日阳光热烈的灼烤,而是夏日昆虫的低声细语,生活习惯,随着作者法布尔的脚步与目光,去认识荒石园里那些性格各异又充满智慧的住户们,看看它们到底是我们平时认为的呆头呆脑,还是充满智慧,英勇无比。
虫子相比人类自然小得多,但这并不能说明虫子身上没有我们人类需要学习的优秀品质,只是没有人仔细观察罢了。法布尔之所以能写出《昆虫记》这样的巨作,完全是因为他愿意放低自己的高度,跟昆虫交个朋友;而我们写不出来就是因为我们看不起昆虫,觉得它们低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谚语想必大家都听过吧,我们引以为傲的大堤,却因小小的蚂蚁(白蚁)的洞穴而崩溃,可见,任何事物都不能被小看。
那么,法布尔是怎么观察昆虫的呢?是把它们开膛破肚;或者给它们准备试剂,让昆虫生不如死吗?都不是,他不同于我们中的一些碎尸场工作者,他是在探究生命;他不同于一些所谓的研究者,为搞清楚一个道理就大肆破坏,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他是个坚定的人:为了寻到小阔条纹蝶而东奔西跑;为了探究朗格多克蝎的死亡原因而熬长夜。你们探究死亡,我却探究生命!他早已将昆虫当作自己的朋友,所以他知道了许多关于昆虫的事,因为昆虫们相信自己的朋友!
读完了《昆虫记》,我明白了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有一个自己的荒石园,也像法布尔一样和昆虫交个朋友,去发现更多的关于昆虫的知识,去感受一下白日聆蝉鸣,彻夜赏萤舞的生活。
《昆虫记》读后感14今天我拿出我生日时同学送我的一套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来读。法布尔是一位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进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活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了《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读后感15法国有位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留下了传世佳作《昆虫记》,这部巨著不仅在文学史上光彩夺目,也在科学史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昆虫记》是法布尔用了自己三十多年心血完成的巨作。书中为我们介绍了那奇特的昆虫世界,更仿佛带领我们深入大自然,去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大调查”。
作者在整本书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处处都体现出了作者对昆虫世界的好奇,以及心中的无限的喜悦之情。与其说《昆虫记》是一部文学著作,更不如说是一部“昆虫百科全书”书中的一只只昆虫,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就充满了生机,一幅幅昆虫生活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出现。作者赋予了各只昆虫人的情态,以向我们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
如此一部巨著,法布尔观察昆虫用了50年,写作花了整整31年。法布尔经常趴在田间地头,躲在草丛中,深入“基层”来探寻、观察、发现是昆虫究竟是怎样生活的。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经常不顾一切。他忘记了吃饭,更忘记了休息,从早观察到晚对他来说是常事。从书中的每一行文字,每个段落都能感受到法布尔不懈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想到法布尔创作《昆虫记》的过程,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会发现如今的人们大多数都不能像法布尔一样认真仔细,一样善于观察了。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昆虫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当然,人们也不会细心地观察,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意然如此奇妙!
想着想着,我为思绪又飘到了那一天……
好多年前的一天,我在操场上和小伙伴们玩耍着。这时,我突然看到墙角有一只螳螂。而我走得更近时,发现这只螳螂正在吃着另外一只螳螂!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中十分震惊,更多的还是疑惑不解。回到家后,我赶紧查阅资料,知道了这是螳螂在繁衍后代。这时,我似乎和法布尔有了同样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终会有所发现!
昆虫的世界如此奇妙,只要我们认真现察会发现,生活也是如此奇妙!如此美好!
文档为doc格式